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那么,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小学生在学习上较为普遍存在缺乏兴趣的问题,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这同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有直接联系。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选用看录像、幻灯、听音乐伴奏等进行辅助教学,把五光十色的海洋中嬉戏着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美丽的贝壳、密林中的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伴随着优美音乐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到一个神秘的海洋生物王国里。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感到厌烦,反而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把许多不好讲、学生没见过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展现,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这节课中,我借助各种教学媒体,以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和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一节课的关键。如何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呢?在语文教材中有《宿建德江》这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野旷天地树,江清月近人。”我采用了多媒体,在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了原野空旷、天地相接、天清水碧、月影沉江、入月相邻这样两幅美妙的夜景;再配以优美抒情的音乐讲解,把原来抽象的诗句变成具体生动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课文,我也顺利地突破了重难点。利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再现手法,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而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因此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和深入理解了教材,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第二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生“智力七巧板”拼图时,由于教学用的现代智力七巧板较小,教师用手操作直观演示时,很多学生看不清楚。而且所用的七巧板是塑料的,对于磁性黑板来说相互不能利用。传统教学中,我在上课前事先准备一盆水,教学组拼图形时,都是把七巧板蘸一下水,然后粘贴在黑板上,但很快水迹一干,就掉下来了,教学效果不好。现在利用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如,教学拼图“小汽车”时,教师用七巧板在实物展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生通过大屏幕仔细观察,很快就记住了每一步的要领。然后叫学生到台前操作,让学生找出优缺点。同时还让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比拼图形,看谁在一分钟内拼出的图形最多、最独特新颖等。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纷纷动手练习操作,争取在小组中获得好成绩。在活动中,教师还在电脑上开设了七巧板专题学习模块,如“一图多拼”、“举一反三”等,多样的动手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集中整理七巧板辅导资料及历次比赛的获奖作品,供学生网上查阅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手段质的飞跃
  在教育信息化飞速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由于个别校领导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够,缺乏足够重视,使学校对信息网络化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对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够,使个别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能力差,甚至完全不能驾驭,导致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使先进的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我们必须引起足够认识。
  目前,我市加大推进数字化校园进程,各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努力构建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各校硬件条件改善了,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提高利用率,在电子白板安装的同时,分别对教师完成了电子白板应用技术的培训。此外,我市还组织了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开展了深入薄弱学校对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以及对校长、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多个层次的培训,在培训中全市教师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在校园内处处可以看到现代化教育信息的浓郁氛围,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在网上备课、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上,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究,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学生喜欢课程的范围均明显增加。师生实现了在网上备课上课的梦想,推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总之,要在教育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进取,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使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培养出新世纪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高压氧疗法(hyperbaric oxygen,HBO)对于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静脉内膜增生(venous neointimal hyperplasia,VNH)的影响。  方法:  36只健康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语文,作为一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相融合的学科,更加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语文课就是一次次“旅程”,在旅行中,学生将领略世界的无穷奥秘、感受社会的进步、体悟人性的伟大……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一、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能有尊严地学习。一句温馨的鼓励,一次真情的赞美,一次成功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1.1组织辩论会、朗诵会、新闻报道会、口头作文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及才艺展示会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更多,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1.2编演课本剧。语文教材为了适应学生情感和认知的需
摘 要: 传统聋校语文课堂看上去枯燥沉闷又死板,强调严格的教学基本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聋校语文课堂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唤醒聋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愫,打造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以此提高聋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本文用四种符号诠释理想的聋校语文课堂。  关键词: 理想 聋校 语文课堂 符号  传统聋校语文课堂看上去枯燥沉闷死板,强调严格的教学基本过程。教学模式较
目的:研究科罗索酸对胰岛素抵抗3T3-1脂肪细胞和HepG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探。方法:采用高糖高胰岛素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24小时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浓度的科罗索酸处理该模型细胞24小时,并设置正常对照、胰岛素抵抗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来判断该药的疗效,提取细胞RNA进行RT-PCR实验,观察科罗索酸对脂肪细胞葡萄
摘 要: 信息时代,计算机和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课堂,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多媒体的灵活和新颖,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而且给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周密的教学环节,让语文课有声有色。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
目的:研究中重度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FEV1%)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免疫球蛋白E(IgE)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