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书报杂志已经成为信息生产、储存、传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媒介。阅读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鉴于此,扩大阅读量势在必行。针对中学生的阅读问题,应当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一、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刻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份,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疑点就是要选择适合他们而易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荐给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整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原则:①思想健康。②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③有趣味性。④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知名职业明星到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的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地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特性。学生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我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一是有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的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纪念日等,有计划的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的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各种信息,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在指导学生制定有计划的阅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令其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三、有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但同龄孩子的思维特点,又是有差别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于整体思维,对全文的多次阅读;有的侧重于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内容阅读的指导,既要有从整体上把握,也要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或针对性重点部分的阅读指导。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激发情感,对理智型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既要有整体把握的引导,又有局部深入的探究,既有情感的激发,形象的思维,又要有理性的分析,使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都能得到有效性的引导。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百。合理的阅读,正确的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深邃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学习语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整个学校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对学生而言,具备较高的课外阅读能力,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数学学习需要个体的理解与体验,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大,效果越好……”因此,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情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高中学校语文课堂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写出案例分析,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为语文教师提供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优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教学设计  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应该与作为学习的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学生相互构建高
进入初中,学习又上了一个台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时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文学素养,也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现状  1.学校不够重视  在我国,传
摘 要:就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而言,现状堪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词汇的态度;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直以来,各国的语言学家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方法,以便于能够和外语词汇教学相适应。就我国的高
摘 要:本文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进行理性的总结、提炼,希望能够为下一阶段的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实践  数学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实领域。新颖丰富的学习内容引人入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展现其间,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
期刊
摘 要:本文对物理学困生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概述,试图从多个角度实现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希望对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点虽然相对简单,很多知识点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但是有的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习困难的情况。实现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优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同时也是教师应该勇敢的面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