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巴洛克文学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lu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巴洛克艺术出现在有文艺复兴向新古典主义过渡的时期并且几乎贯穿了整个17世纪。它的影响面十分广,涉及到建筑,绘画,雕塑以及音乐领域。而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形式的巴洛克文学,得到的关注度却不高,本文主要介绍巴洛克文学的主要特点,发展历史以及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巴洛克艺术 文艺复兴 巴洛克文学
  
  1、巴洛克的背景
  十七世纪的欧洲可以被归结为三个词:动荡,怀疑,探索。政治,宗教,道德以及经济利益的冲突使得欧洲的政治平衡倾倒于天主教,封建贵族以及中产阶级。这些冲突不可避免的会影响那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巴洛克的艺术特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1)十七世纪也被称为理性的时代。经过笛卡尔,莱布尼茨,帕斯卡尔等伟大哲学家的构建,形成了一种理性的哲学思想。笛卡尔认为所有物体或是他们形式的变化都依赖于运动;宇宙中不存在静止的物体。
  帕斯卡尔反对笛卡尔,但他却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运动观。他认为我们的本性依赖于运动,完全的静止就等于死亡。他把人类比喻会思考的芦苇,人类的神圣之处就在于思考。而热衷于运动的巴洛克风格正是这种哲学思想的外在表现。
  2)十七世纪是欧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对宇宙结构的探索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一系列的科学和技术发明应运而生。这些发明的出现证明了整个宇宙,从外太空到人体自身甚至于构成物质的原子都处于运动和不断变化的状态。
  3)宗教的影响在十七世纪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为了抗衡新教,天主教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加大投入。例如,加大对奢华繁缛装饰物品的使用。教会抛弃了中世纪阴暗的风格而追求巴洛克的艺术形式。这使得拥有巴洛克风格教堂成为了剧院及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似的人们能够享受到来世的快乐及天堂的幸福。
  宗教改革及宗教信仰引发的战争是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中,人们内心开始感到不安。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都深感人生如过眼云烟,这也就使得享乐主义盛行。文艺复兴中人的解放导致人欲望的扩大使得人文主义世俗化。享乐主义和宗教信仰的加强看似矛盾,但实则在混乱社会人们精神的不同反应。
  4)连年的天灾,战争以及信仰的分化是十七世纪欧洲的显著特征。宗教战争的进一步激化导致了从1618-1648年的国际性战争。而连年的战争又使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中。专制主义在十七世纪得到加强,而艺术也成为了专制主义的宣传工具。为了宣传贵族的神圣,威严,辉煌壮观,庄严宏大成了艺术地追求形式,巴洛克夸张的表现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总之,巴洛克时代是一个宗教与非宗教,信仰与科学空存的时代。巴洛克艺术不仅是宗教改革的产物也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产物。
  2、“巴洛克”的起源
  十六世纪末到是十八世纪,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建筑风格不再尊崇庄严肃穆,而是更倾向于使用波动的曲线,复杂的几何图形来营造一种动态感;绘画上,画家们偏向于不对称的结构及惊人的画面来制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采用人造光线来表现空间的立体感,深度感及层次感;雕塑上,优美的想象取代了静态的姿势;音乐方面,人们更多的追求动感的旋律;而在文学方面,夸张,怪异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巴洛克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barooco”,意思是荒谬的;也有说它来于西班牙一词“barroec”,意思是一个小石头或是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或说来自葡萄牙语的“barroc”,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起初,它是一个贬义的词,指不完整,丑陋甚至怪异,但是也有其新奇的一面。钱钟书在文章” Tong Gan”.把它译为“jue(奇崛)”
  总之,巴洛克文学是对推崇积极精神及平淡,和谐审美价值的文艺复兴的反叛。它表现了一种消极的,运动的及怪异的审美风格。
  3、巴洛克文学
  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包括多种类别,有音乐,绘画,建筑等。巴洛克风格在文学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巴洛克文学是介于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重要文学思潮。矫揉造作的语言,怪异夸张的文学技巧以及复杂的形式是它的主要特征。
  它是多元认知风格与价值标准的矛盾复杂体。也就是说,它有文艺复兴的因素,但同时,它也反叛文艺复兴中的理想主义及对古代文化推崇;它有现实主义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也具有虚无主义的厌世情绪。
  巴洛克文学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陈规,强调文学形式的改变。作家们偏爱感性表达及对奇喻,夸张,比喻的运用。警句主义,贡戈拉主义以及玄学派诗歌都是它的表现形式。宗教主题依旧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生如梦是它的主题,现实主义的手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物的内心世界得到作家们的关注。
  3.1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1) 修辞手段的运用
  在巴洛克文学中, 反讽、反语、对比、双关、词语误用、矛盾修饰等修辞手段的广泛运用,更彰显了其特有的语言魅力。但恩的玄学诗就是善用奇论、悖论、反讽等修辞手段奇喻的运用,在约翰邓恩的 《分别 莫忧伤》中,就运用了奇喻。
  …
  即便我俩的灵魂不是一体,
  也会像圆规的两脚那样若即若离;
  你的灵魂,那只固定的脚,
  看似不动,实则会随另一只而移。
  尽管它稳坐中央镇守,
  但是倘使另一只真要去远游,
  也会斜着身凝神倾听,
  待君归来时,才又直身相候。
  你对我正是这般,我定要
  倾身围着你转,就像另外那只脚,
  你的坚定成就了我的圆满
  使我抵达终点时又重回起点报到
  用奇喻在两个明显不同的事物或情境之间做出非常机敏巧妙或极富想象力的对比,或在毫不相干的事物间找到共性。诗人就把爱人比作一副圆规。虽使诗歌变得怪异,但是同时却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2) 细致夸张的描写
  巴洛克文学强调的是对事物细致的描写。这种手法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巴洛克意象。
  在《痴儿西木传》的第八章中, 作者就用了这种细致,夸张的手法。作者借教士之口将西方古代奇人异事娓娓道来, 涉及到了一大批国王、诗人、隐士、奴隶主; 故事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 充满想象力。
  3)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不论是德国小说的华丽,生动多彩;还是英国玄学诗歌的巧妙,智慧;抑或是法国小说的精美的场景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它们都彰显出巴洛克文学对形式美的追求
  虽然巴洛克文学不仅只属于贵族阶层,但刻意追求形式审美感的法国的贵族沙龙文学确是其典型的代表。
  然而对于当时的法国贵族来说,这还不足以彰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他们需要更多形式上的东西来显示他们的高贵。在这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系列上层社会的规范,其中包括穿衣,语言,礼仪等。例如,许多贵族妇女喜爱蕾丝裙;男人们喜爱有着夸张羽毛装饰的帽子。他们说隐晦的话语,盲目追求优雅,独特。
  魏特教授研究认为《痴儿西木传》的作者必定有渊博的知识,因为其小说的结构遵循了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可以说是遵循自然而追求了形式上的美感。从而说明了巴洛克文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注重作品的形式, 最大限度地获得外在、感官上的震撼效果。
  4.巴洛克文学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sm
  巴洛克风格和审美的追求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和艺术中有有所表现。
  作为现代主义主要文学类型,表现主义跟随了巴洛克风格的步伐。同巴洛克一样,表现主义追求变化,动态。巴洛克文学中的流浪汉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托马斯的《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运用了巴洛克是的虚实风格及美学技巧。在卡发卡的《变形记》中,他对诡异的偏爱也彰显了巴洛克的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巴洛克文学可以被认为是在现代主义之前的最有价值的一次尝试,虽然它没有现代主义那样影响深远,但是它可以说为现代主义的到来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结论
  巴洛克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术语,它是介于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文学思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涉及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及建筑等方面。
  巴洛克不能根据其原始的意思—不规则 ,怪异来定义。在意思上,也不能仅仅被看作为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历史断代。作为一个特殊的现象,巴洛克艺术正被人们所研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推动艺术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
  
  Reference
  [1]约翰但恩: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 傅浩译,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
  [2][德]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M〕.李淑、潘再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叶廷芳:《巴罗克的命运的文艺研究》,1997年4期.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使得课堂数学必须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优化,课堂讨论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这不仅是为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课堂讨论组织得好,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的
《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中.初中物理相对好学一些.到了高中好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很吃力,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慢的“引桥”让学生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步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运用一元二次方程,不仅可巩固和加深对已学过的数与式及运算和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的认识.同时也是学习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具有一整套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体系,而且在以往的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土建工程建设项目
摘要:本文简单的论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 深基坑 支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在狭窄的场地施工高层建筑深基础时,常需要在深基坑的四周设置一种临时性结构物,用它来维持天然地基土的平衡状态,既可以保证临近建筑物和地上、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又可为基础施工提供广阔的空间,加快进度,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1.深基坑工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