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两次进长安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有句话被很多人引用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很了不起。他赞扬这样极端的人格与力量:整个世界都在否定他,他却不感到沮丧;整个世界都在赞誉他,他也不会更进一步去做这些事。像这样的境界谁能抵达?大概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包括庄子自己大概都很难吧。但是作为一个理想至境,作为一个很高的目标,却实在不可以不想,起码要向往才好。
  而李白这一生,他的“劝”和“沮”总是十分明显的。有人说李白一辈子到过一次京城,也有人说两次,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中做了考证,认为是两次,这大概是切中事实的。李白第一个老婆是前宰相的孙女,她有很多人脉关系,所以李白才能够在30岁以前到过长安。这次到长安对他的一生非常重要。因为李白30岁左右已经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负和自信,不再能忍受平凡的生活淹没自己。他写过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其中就充分表达了这种心情。他将自己比喻为“大鹏”。
  这个赋写他在山里遇到一个道士,这人叫司马承祯,年龄比他大得多,谈吐不凡。道士说李白是个少见的青年人,俊朗,清爽,有一股仙氣——后来许多人谈到李白的时候,比如身在朝廷的大诗人贺知章,都说他身上有仙气。李白的个子并不高大,曾有人估计大约在一米七之内;但为人很豪放,稍微有点狂妄,爽朗、痛快、利落,持剑而行,游历四海。这样一个人是可爱的,有很强的“观赏性”,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是个富家子弟,穿着不俗,见识过人。道士当时和他交谈得很愉快,对他大加赞赏,是可想而知的。
  李白把他们的这次相遇写成一篇赋,赋中说这个道士很了不起,是一种很稀有的“怪鸟”,而他自己就是那个“大鹏”——这里对自己有极高的期许和肯定,而第一次进长安,就是一次“京漂”,是第一次展翅高翔的尝试。
  李白这次到长安结识了许多人,其中就有唐玄宗的女婿张垍,还有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这两个人对改变他的命运当然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李白在京城还尽可能多地结识了一些名流,这些人对他第二次进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张垍让李白住到修道的终南山里,说玉真公主有个别墅建在那里,在那里等候公主是最适宜的。结果李白住在那个空旷的房子里等待皇帝的妹妹,最后不过是一场空等。好在快要离开长安的时候,玉真公主终于跟他见面了。所以可以说,没有第一次长安之行就没有第二次,而这两次长安之行又成为支撑他一生的精神慰藉,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李白第二次到长安已经40多岁了,当时一得到诏宣兴奋之极,写了那首著名的七言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般人都认为这是由一个叫吴筠的道士将他推荐给皇帝,可能同时还有其他人的举荐,比如玉真公主的美言。当年的唐玄宗特别喜欢求仙事业,少有例外的是,当一个皇帝取得政权并最后巩固的时候,就要想长生不老的事情了,这和秦始皇是一样的。这种事业与打天下不同,倚重的不是文臣武将,而是方士和道士。吴筠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一个道人,唐玄宗把他弄到长安切磋修道,吴筠就趁机向唐玄宗提到了李白。
  皇帝宣诏李白进京作了供奉翰林,这是诗人一辈子最高的荣誉、最辉煌的人生经历了。他后来的诗中时常提到这段荣耀,表达了无限的怀念和渴望。这成为李白一生中最华丽的乐章。
  李白的功名心,围绕这些的全部行为,既有文化心理因素也有其他。他的言与行成为历史,已经不可变更,后人可以说他媚俗和庸俗,难脱战国以来游说之士的窠臼;但即便如此也处处显露出某种诗人的单纯气——这应该是天生的性格因素在起作用,如过分地情绪化和外露,这在处处讲究中庸的中国文化里将格外刺目。
  (选自《人民政协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置身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教学 师资素质  “行动导向教学”是由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中所提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往我国高职院校的
我要说的肉夹馍,是陕西名吃,是用白吉馍夹入剁碎的腊汁肉制成,以我在西安吃到的最为正宗和好味。寻常排档时有的油渍渍的面饼子夹了些碎肉,不能算是肉夹馍。如今陕西的肉夹馍早已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把白吉馍等同于肉夹馍。  大学读书时,校门外不知哪天起有了一个白吉馍的排档,夫妇二人,专卖白吉馍。女人取馍,男人从一个大的行军餐桶里舀出炖烂的腊汁肉,置于案板,边剁边舀汤汁浇上去,直至剁细,还会问一句,要不要辣
内容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从而形成了独有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快餐文化的进入,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薄弱。高中语文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制度下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健词:高中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它是劳动人
内容摘要: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文学作品思想情感和内容的言语活动,从古至今都为教育者所赞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和感悟课文思想,陶冶情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有效策略  语文是一首诗,朗
打电话回家,我妈说:人家都说,北京的房子一夜涨了好几十万。  我说:涨就涨呗,跟咱也没啥关系。  她说:那是,你不买,跟你有啥关系呢。  又说:连个家也没有。  我心说,没房子就是没房子,怎么能叫没家呢。  天上飞的小鸟,不为房子忧虑,地上开的花草,不为房子忧虑,我有饭吃,有衣裳穿,有地方住,为什么要为房子忧虑呢。  自己没有的东西,要为它忧虑,那可忧虑的就太多了。这世间,自己能拥有的只是很少一部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新课改理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引入了新的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小学体育从观念、教材、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英雄》、《墨攻》、以及《唐山大地震》为例论述国产大片10余年从产生、到发展的困境,再到其转型与突破的现实文化心理以及中国电影人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不同的心态。  关键词:国产大片 传统文化 认同心理 发展过程  一.何为认同  “认同”在哲学和逻辑学中有“同一性”的意思,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内容摘要:高中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按部就班,不能很好地创造生活;此外,他们缺少阅读,看问题过于狭隘,缺乏阅读生活的另一面视角;最后,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无法体验真正的生活快乐,所以也就写不出思想有深度的文章了。  关键词:高中生 作文 思想 生活  生活如果没有了思想的秀逸,就好像乏味的菜肴,让人提不起食欲,而高中生作文思想的深度也是博得阅卷者观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记得,一位常州特级教师谈批改高考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大学音乐常识教学应新课改的要求,内容形式逐步向度多元化、灵活化转变,在学生感知欣赏、感情欣赏、理性欣赏的这个渐进体验过程中如果适时地加入一些通俗的视听兼容的影视音乐,发挥影视音乐独特的魅力,则有利于提高音乐常识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影视音乐 《音乐常识》 大学音乐 音乐欣赏   通过音乐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是高校开设《音乐常识》课程的
内容摘要:阐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方法要则:一、通读全书的重要性与要领;二、把握中国文化脉络,学通《中国文化概论》,三、细嚼一些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避免生吞活剥。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 教学 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是秘书专业、新闻专业的必修课,而且对一些其它专业也据情加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本课程头绪多、内容广,所以许多自考学员反映学习难度较大,且实际通过率也的確较低。如何提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