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必要,而且还有深远的意义。为了了解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情况,从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关的建议。
关键词:阅读;调查;兴趣;对策;成效
一、调查目的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编者独具匠心,安排了较多有关读书的内容。《窃读记》让学生领略了阅读的快乐,《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给学生阐明了阅读的方法,《走遍天下书为侣》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有许多古今名句指引学生走向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要点。
作为一种艺术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明确指出: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大量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心理品质。既然课外阅读这把金钥匙如此重要,那么我校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究竟怎样呢?对此,我特意开展了一次调查,形成了这份报告。
二、调查内容
以我校高年级学生为对象,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主要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学生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探索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自编选项,对我校高年级的161名学生(我校现有12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508余名,该学校属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在全区属一般水平,是广州市一级学校。)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61份,回收161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如下:
(一)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许多学生处在“自由发挥”的状态。故学生阅读的习惯比较差,不能进行有效阅读。为了更系统地分析,我找出了上一个学期质量检测的具体数据进行对比。
同时,在卷面发现,较多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在课外阅读知识的考查中,失分特别严重。
(二)学生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统计
问题:您(分学生与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有价值吗?
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与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有价值的,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价值。这部分学生与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与成绩的高低、语文能力的强弱不会有太大的关系,进行课外阅读无异于浪费时间。所以,他们注重将课本读熟读透,几乎放弃了课外阅读。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统计
问题: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分析: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动力,也是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动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读书的。教师对选择第三个选项的学生作进一步谈话,了解到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部分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高,雖然老师平时强调让他们多读课外书,但是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一般都是囫囵吞枣,故没有体会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电视、网络、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本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长自身条件有限,还有的家长忙于经商,没有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
(四)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
问题:您喜欢读什么书?您家的课外书籍有多少册?
分析: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故此,要找到合适的课外书籍尤其重要,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卻不容乐观。小学生课外书籍的匮乏,特别是农村地区,无疑就是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大的障碍之一。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选择存在盲目性,而家长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听从孩子的选择,可见教师课外阅读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五)阅读的习惯
问题:您一般每天阅读课外书多长时间?
分析:从这部分的调查来看,我校五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比较差。有52.4%的学生每天看书2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他们的阅读时间很短。他们大部分看书的耐心较差,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对策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如何激励、督促、指导高年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摆在我校语文老师面前紧迫的任务。
(一)培养兴趣,走进阅读
怎么才能让一个年少的学生安心静坐,深入到阅读当中呢?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一把合适的椅子,让他感受到坐在阅读这把椅子上的乐趣。而这把椅子就是兴趣。
1.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地点和时间都要因学生而定,不固定、不规划,随时随地,学生觉得合适就可以。午间、作业完成后、下午的阅读课……老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握机会。千万别在学生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强迫为他们读书。
2.选择学生喜欢的优秀课外书
学生正处于最美好的阶段。诗人惠特曼说过:“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什么,他就成了什么。”教师在选择书时一定要注意视角要宽广,不要让学生只“吃”单一的“食粮”,这样才不会造成偏食。例如,获得纽伯瑞奖、安徒生奖等国际一流的图书、较受学生欢迎的“知心姐姐系列”的图书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营造氛围
开心阅读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应该善于针对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营造融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学生主动地“读”。
关键词:阅读;调查;兴趣;对策;成效
一、调查目的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编者独具匠心,安排了较多有关读书的内容。《窃读记》让学生领略了阅读的快乐,《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给学生阐明了阅读的方法,《走遍天下书为侣》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有许多古今名句指引学生走向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要点。
作为一种艺术性与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明确指出: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大量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心理品质。既然课外阅读这把金钥匙如此重要,那么我校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究竟怎样呢?对此,我特意开展了一次调查,形成了这份报告。
二、调查内容
以我校高年级学生为对象,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主要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学生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探索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自编选项,对我校高年级的161名学生(我校现有12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508余名,该学校属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在全区属一般水平,是广州市一级学校。)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61份,回收161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如下:
(一)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许多学生处在“自由发挥”的状态。故学生阅读的习惯比较差,不能进行有效阅读。为了更系统地分析,我找出了上一个学期质量检测的具体数据进行对比。
同时,在卷面发现,较多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在课外阅读知识的考查中,失分特别严重。
(二)学生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统计
问题:您(分学生与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有价值吗?
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与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有价值的,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价值。这部分学生与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与成绩的高低、语文能力的强弱不会有太大的关系,进行课外阅读无异于浪费时间。所以,他们注重将课本读熟读透,几乎放弃了课外阅读。
(三)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统计
问题: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分析: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动力,也是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动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读书的。教师对选择第三个选项的学生作进一步谈话,了解到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部分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高,雖然老师平时强调让他们多读课外书,但是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一般都是囫囵吞枣,故没有体会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电视、网络、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本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长自身条件有限,还有的家长忙于经商,没有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
(四)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
问题:您喜欢读什么书?您家的课外书籍有多少册?
分析: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故此,要找到合适的课外书籍尤其重要,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卻不容乐观。小学生课外书籍的匮乏,特别是农村地区,无疑就是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大的障碍之一。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选择存在盲目性,而家长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听从孩子的选择,可见教师课外阅读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五)阅读的习惯
问题:您一般每天阅读课外书多长时间?
分析:从这部分的调查来看,我校五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比较差。有52.4%的学生每天看书2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他们的阅读时间很短。他们大部分看书的耐心较差,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对策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如何激励、督促、指导高年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摆在我校语文老师面前紧迫的任务。
(一)培养兴趣,走进阅读
怎么才能让一个年少的学生安心静坐,深入到阅读当中呢?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一把合适的椅子,让他感受到坐在阅读这把椅子上的乐趣。而这把椅子就是兴趣。
1.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地点和时间都要因学生而定,不固定、不规划,随时随地,学生觉得合适就可以。午间、作业完成后、下午的阅读课……老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握机会。千万别在学生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强迫为他们读书。
2.选择学生喜欢的优秀课外书
学生正处于最美好的阶段。诗人惠特曼说过:“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什么,他就成了什么。”教师在选择书时一定要注意视角要宽广,不要让学生只“吃”单一的“食粮”,这样才不会造成偏食。例如,获得纽伯瑞奖、安徒生奖等国际一流的图书、较受学生欢迎的“知心姐姐系列”的图书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营造氛围
开心阅读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应该善于针对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营造融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学生主动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