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整合医学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163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儿童过敏性疾病同时存在营养、心理、精神和家庭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又会影响过敏性疾病本身。因此,需要运用整合医学的理念,多个相关学科联合起来,以患儿为核心,一体化解决过敏的问题。现对儿童过敏性疾病整合的必要性及整合途径等方面进行介绍。

其他文献
类器官(organoid)是指使用3D培养技术,能够在体外模拟或再现一系列体内的生理病理过程,培养出具有相对稳定的表型及遗传学特征的类似器官样的组织结构,可作为临床前-临床的疾病研究模型而被广泛关注,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靶点和热点。类器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作各种模型,在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同种异体移植、信号传导通路、药物研发及肿瘤精准医学等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就类器官在妇产科相关疾病诊
期刊
儿童过敏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健康卫生问题,因其可能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十年,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不同程度影响儿童身体及心理健康。过敏性疾病和儿童心理行为之间的潜在机制存在多种假设,现就近年来关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机制进行讨论,并提出关注儿童心身疾病,关注过敏性疾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对身心疾病的诊疗、预防和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由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先天性巨结肠( HD)引起的新生儿肠穿孔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42例NEC和22例HD所致新生儿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儿的早产儿比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发病日龄、术前临床症状及手术处理方式进行比较。结果NEC和HD引起新生儿肠穿孔的早产儿比例[95.23%(40/42例)比27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骨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住院的15例并发骨梗死的SLE患儿为骨梗死组,从同期住院的SLE患儿中抽取SLE病程不少于2年且近2年住院记录能够除外患有骨梗死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2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以了解儿童SLE并发骨梗死的临床
目的探讨PMM2基因突变在诊断先天性糖基化异常(CDG)中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临床诊断为CDG的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用全外显子检测对PMM2基因进行分析,对明确的致病或可疑致病位点进行一代测序家系验证,并对基因突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家系先证者均携带PMM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家系1先证者发现PMM2基因外显子1的c.59C>G(p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2016年5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发布,将其定义为6月内有2次及2次以上的剧烈的阵发性呕吐,伴或不伴干呕,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每位患儿发作形式固定,呕吐发作间隔数周至数月,发作间期可恢复基础健康水平。因此认为有相应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经过适当评估即可诊断,目前该病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治疗多为经验性用药,旨在预防发作,现就CVS的诊断
食物过敏婴幼儿中喂养困难发生率高,影响生长发育,早期规范营养管理对促进食物过敏婴幼儿生长至关重要。早期正确诊断食物过敏、有效食物回避与替代、适当时机引入致敏食物、合理使用益生菌和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结合饮食行为和运动干预、定期生长营养评估,是有效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关键。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就诊未治疗的紫癜性肾炎患儿28例(HSPN组)为研究对象,同期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6例为HSP组,选取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HSPN诊治循证指南治疗6~8周随访。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横纹肌肉瘤(RMS)常用化疗药物基因组DNA检测结果,分析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关系,为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RMS患儿。入组标准为确诊RMS,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规律诊治、随访的患儿;应用外周血DNA荧光杂交序列测定几种常用化疗药物基因组DNA。化疗药
目的研究胎儿颅脑神经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胎儿颅脑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孕妇病例,采用超声及核型分析方法对胎儿进行诊断。结果85例颅脑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胎儿中共检出异常核型18例,检出率为21.18%。其中单一颅脑神经系统畸形47例,异常核型4例;颅脑神经合并其他系统畸形38例,异常核型14例,多系统畸形染色体核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