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方法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使用,我觉得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就感到厌烦。经过五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但对语文学科感兴趣,而且对拟文习作也有了兴趣。我想,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梦寐以求的事。究竟如何令学生喜欢作文,这就看你怎样设计使用新教材、怎样巧设课堂教学。其实,教材犹如一把钥匙,若能用好它,你就可以走进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
  学生是因为不会写、没兴趣写,才导致厌写。因此,要让学生有作文的自信心,有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因此,作文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学生对作文“有饥饿感”、“有食欲”。
  一、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写作文,最不喜欢的是老师规定内容范围。因此,我一直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
  学生可以向同学们大胆介绍家乡的景物,表达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我还让倾听的学生在恰当的时候给他提意见,让他把话说得更完整。同学们也可以一起帮他修改不当的词语,在快乐的气氛中,使学生的口头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写作前先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再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对语言表达进行规范性要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受老师的限制。每当学生谈到精彩的场景描写时,涉及本班同学的,他们都听得特别入神,有时甚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非常好。于是,每次作文,我都利用一切时机,让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甚至设奖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尽情倾吐出来,从而拉近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对习作有信心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兴趣去写。我们平常都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求过高,要求过多,急于求成,反而效果更差。面对学生不太喜欢习作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等待幼苗成长的心,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即使他们的写作语句不通,错字多,也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渐渐地他们对写作就有了信心。
  
  
  
  三、对学生适时表扬
  在作文教学中,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得比较快,而有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很难提高。怎样使他们由不会写到会写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
  我班有一同学,每次习作都达不到要求,不会动笔写,字数不够,总是说没内容可写。于是,我就叫他写班上的事情,从最简单的事写起。比如说,今天的班干部做了什么事,得到了老师怎样的评价,今天班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这些内容对他来说,应该不难写。尽管他所写的文章依旧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数不够,我也不会批评他。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对他的表现作出肯定和赞赏,并在班上读出来,全班一起表扬他。小小的鼓励,对我们老师来说只是花了课堂几分钟时间而已,但短短的几分钟却可以令一位学困生从不喜欢写到喜欢写。
  四、有效点评,互相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我的作文评讲课中,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在用词、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们。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消除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让全班同学将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两次,并向该同学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再把“成果”发回给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达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广泛阅读,以读促写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很高,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为目前小学生最大的问题是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太少,缺乏写作技巧,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求学生要有大量阅读,在读中享受丰富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真正把心放到文章里,把自己当成作者,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通过让他们多读——多写——乐读——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实践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阅读其他有益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和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科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和文科学习有根本的区别。作业在数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通过作业,可以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融会贯通。学生通过学习的完成,可以对自己课堂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检验自己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探讨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的弊端,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更好地为初中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需要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上创设一种美的科学研究的情境。情境教学就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是与现实相似的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实现以现行教材为例,谈谈
课堂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和谐的、充实的。目前,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让40分钟变得更加充实、和谐、精彩,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下,教师如何充实地走进课堂,把每一堂课上好,上得精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作出一些探讨:  一、求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追求语文教学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灌输
【摘要】一节英语课能否在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研究好学情、教学内容与设计是否精当、教学方式是否切合学情、能否处理好整体推进与个体发展相和谐。  【关键词】教法 学法 教学节奏 个体差异 先进教法 传统有效教法    当前,江苏省颁布教育的五严规定,从法规的层面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坦率地讲,以前靠消耗大量课外时间来教学的高耗低效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作为初中英语,它是一门语言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显重要。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创新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 学生 物理课堂 提问能力    科学之父爱因斯
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是“母语”,这就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听说读写本身就属于生活形式,是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可以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变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用生活的视野看待语文。  一、让课堂氛围充满生活的气息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
【摘要】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我园在加强重视节奏乐的教学,开设公开课,指导年轻教师上好练兵课的基础上,通过借助语言节奏,合理设计图谱,巧用舞蹈动作、探索“人体乐器”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先进教学方法,让打击乐教学转代成为我园幼儿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打击乐 幼儿 享受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节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根据其探索答案不同,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其中,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以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求异思维正成为教育家和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正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和拓展学生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可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概括:  其一,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教师或社会的评价标准被迫奉命写作。作文缺少个性,没有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习作中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作文结构程式化,
目的支原体作为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解脲脲原体引起的感染占到90%以上。由于临床抗生素治疗的不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