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活动,富于幻想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能够得到乐趣,在乐趣中学会思索,在思索中受到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各学校都相继对学生开展了心理调节、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心理疏导等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这无疑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措施,但我认为,要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怎样才能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数学教育活动之中呢?我的做法是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去挖掘教育的主题,寻找开展活动的时机。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本质特点和需要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部分学生更加关爱,多进行鼓励、表扬,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以表扬。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机会。鼓励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学生从实际经历中体会到幸福和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挺起胸膛勇敢地向前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成功的条件,让学生多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多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让学生感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对比:如优秀生多进行横向对比,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到本班或同年级比自己强的同学还很多;困难生多进行纵向对比,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对比,进步了没有?哪些地方做得好些,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多?这样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从而进行多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是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需要
数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锻炼学生意志的过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会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这种克服困难的表现和毅力,又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然而心理素质差的人常常在挫折面前惊慌失措,变得消极悲观,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并对心理的发展形成消极的影响。众所周知,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做作业,自学等都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尤其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兴趣小组的同学,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时间之长,题目之难,要取得成绩必须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持之以恒。与其说对他们的知识竞赛,到不如说是对他们意志的考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思维品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我在教学小学10册中的圆周长时,求圆周率的实验,用不同直径的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周率。许多同学拿着圆片、直尺无从下手,面临问题怎么测量,让学生进行讨论,大家想出先在圆片上标上记号,记下直尺上的始点,就可求出圆周率。此时,又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同学算出的圆周率不一样呢?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圆片做的不够规范,也可能在量的过程中不够准确,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
三、在数学教育中,提倡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内在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同伴、缺少群体生活,有些同学养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其他同学多进行交往活动。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1、首先在于教师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理解,帮助别人和与他人合作,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粉刷教室的面积是多少,需要用米尺,测绳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这时让一个学生来完成,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结果很快的出了正确的答案。平时,家庭作业的检查也常让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互相检查,在互查中订正错误作业。这样既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重视学生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讨论的作用,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同桌议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在课堂教学中也特意安排环节,有意识地创设以前后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让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由学生自由摆。由于没规定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因而学生摆成的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 4、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人人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同学,共同提高。5、适当开展数学竞赛,除个人比赛外,还需重视合作参与,强调集体荣誉。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小组比赛,鼓励小组内人员积极地合作配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
以上措施,不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倡导协作,学会协作,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多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机会,以开拓思路,养成良好的性格,并能够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人际间的关系,保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本质特点和需要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部分学生更加关爱,多进行鼓励、表扬,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以表扬。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机会。鼓励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学生从实际经历中体会到幸福和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挺起胸膛勇敢地向前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成功的条件,让学生多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多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让学生感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对比:如优秀生多进行横向对比,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到本班或同年级比自己强的同学还很多;困难生多进行纵向对比,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对比,进步了没有?哪些地方做得好些,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多?这样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从而进行多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是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需要
数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锻炼学生意志的过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会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这种克服困难的表现和毅力,又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然而心理素质差的人常常在挫折面前惊慌失措,变得消极悲观,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并对心理的发展形成消极的影响。众所周知,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课,做作业,自学等都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尤其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兴趣小组的同学,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时间之长,题目之难,要取得成绩必须有顽强的意志,才能持之以恒。与其说对他们的知识竞赛,到不如说是对他们意志的考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思维品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我在教学小学10册中的圆周长时,求圆周率的实验,用不同直径的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周率。许多同学拿着圆片、直尺无从下手,面临问题怎么测量,让学生进行讨论,大家想出先在圆片上标上记号,记下直尺上的始点,就可求出圆周率。此时,又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许多同学算出的圆周率不一样呢?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圆片做的不够规范,也可能在量的过程中不够准确,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
三、在数学教育中,提倡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内在的需要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同伴、缺少群体生活,有些同学养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其他同学多进行交往活动。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1、首先在于教师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理解,帮助别人和与他人合作,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粉刷教室的面积是多少,需要用米尺,测绳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这时让一个学生来完成,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结果很快的出了正确的答案。平时,家庭作业的检查也常让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互相检查,在互查中订正错误作业。这样既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重视学生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讨论的作用,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同桌议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在课堂教学中也特意安排环节,有意识地创设以前后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让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由学生自由摆。由于没规定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因而学生摆成的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 4、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人人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同学,共同提高。5、适当开展数学竞赛,除个人比赛外,还需重视合作参与,强调集体荣誉。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小组比赛,鼓励小组内人员积极地合作配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
以上措施,不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互帮、互教、互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关心他人,学会珍惜友情,倡导协作,学会协作,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多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机会,以开拓思路,养成良好的性格,并能够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人际间的关系,保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人与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