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学策略,促进中专化学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化学教学进行反思,重新思考化学课在中专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促进中专化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专医学教育 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一、化学课程在中专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课程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化学基本知识,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依赖于化学元素,以及由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了解化学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正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使学生掌握在未来的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需的基础知识,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医学问题。
  二、具体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卫生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照顾到现有生源的实际情况。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学的有关原理进行教学改革。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显著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和能力、学习动机,以及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等等。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获取新的知识,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防止学生由于思维的片面或偏歧而发生错误。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做好准备。
  首先,应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认识过程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我校为例,护理专业的学生95%是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年龄主要在16—19岁之间。这些学生自尊心强,思维活跃,好动,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自制力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上都不太好,由于在中考中被淘汰下来,因此缺乏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在教学前,充分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教师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作全面、科学的分析,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教学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
  (三)变知识上的一味强求为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速度上尽量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对于基础差,但有进步的学生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学生会因获得知识感到满足,有成功感,在不断重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并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好奇心。对于学生而言,好奇心大多源自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学生解决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有一定距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出现,只要难度适当,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建构主义也强调使学习在与真实性情境相似情况下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设置“问题情境”,在问题中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由于医学专业的实验学时较少,我们可以增加课堂演示实验。在课堂演示实验时,由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传统教学中,一般理论课在前,实验课在后。我们尝试作了一些改变,如在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边讲边实验。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最好。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状况,教学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教师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变为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要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于较为抽象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如“渗透压”、“缓冲溶液”等采用“问题探索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对于知识点难度不大的内容,如“盐的水解”等尝试采用“学导式”教学;对于有机物知识,采用“自学”与“讲解”相结合;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地内容,如“葡萄糖的性质”、“蛋白质的变性”等尝试“案例教学法”。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必要从本专业的特点出发,探讨融素质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21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六)注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化学。
  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化学。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化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化学知识。我相信,乐于自主探索的学生,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王晓勇.医用基础化学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2]中学化学,2008.5.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建立比格犬胎儿不同发育时期部分器官的2D声像图谱,总结其临产前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妊娠诊断提供依据,并希望通过相关数据测量探索新的胎龄预测方法,同时将4D超声
瘫痪,是指动物机体随意动作的减退和消失,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运动障碍症状之一。绵羊瘫痪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绵羊往往初期跛行、行动和站立异常,后期瘫痪、倒地不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那么,近几年中考作文有什么新的特点,又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中考作文针对性复习呢?根据近几年中考作文的情况,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认为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行分类指导和训练。  一、命题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
摘 要: 自学考试的试题评析比试题的参考答案对指导自学、推动自学、改进命题的价值更大,意义更有普遍性。从试题结构、各部分内容比例、考核目标及赋分比例、试题内容等方面看,大量的例子和数据显示:全国自考2009年4月现代汉语试题紧扣指定教材、遵循《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的命题要求,题量大、采分点广、覆盖面宽。但试题还存在题目难易与赋分多少、覆盖面要求宽泛与知识点在试题中重复出现等多种矛盾。全面分析试题
图表因为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直观,所以备受专家大师们的垂爱,屡次在中考试题中闪亮登场,而且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图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图表势在必行。  一、图像法  1.(2009年潍坊市)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
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而且应肩负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即要肩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教育使命。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根据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紧密结合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可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实际,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倡导下,校本课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之中。根据河南省统一编制的课程计划,学校每周的校本课不得少于五节,并且必须经过科学规划后体现在课程表上。一些校长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对校本课程的意义与实质缺乏重视,产生了不少疑惑,从而在教学管理与实践中措施不到位,或未能真正按照有关要求切实执行。有鉴于此,我对校本课程的内涵谈些看法和认识。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