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经验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潇潇是中班时插入我班的。一开始我们就发现他与其他孩子明显不同:任何情况下(不论对错),他都会大声反驳别人、为自己辩解,喜欢对任何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分场合)。这让班里的老师很不适应:这个孩子太自以为是、强词夺理了。而我则认为,虽然潇潇表达时不注重场合,不讲究对错,但他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是一个聪明、自信的孩子。作为教师应该帮助他明理,而不是抹杀他的个性。顺应其个性,转变其表达方式才是对潇潇最大的帮助。
  在一次“动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正在欣赏绘本《雷诺的大痒痒》,潇潇突然说了一句:“狼孩既是动物,也是人类……”并且不顾教师的暗示,絮絮叨叨地讲起了狼孩的故事。其他孩子从来没有听说过狼孩的故事,所以都笑了起来。潇潇急了:“你们这些大笨蛋,真的有狼孩。你们笑什么?”“你才是大笨蛋。”有孩子回骂。活动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看到这个情景,教师连忙说:“好了,大家安静,确实是有狼孩的事。可是这与今天的故事关系不大,而且潇潇骂人是不对的。我建议:明天我们把晨间谈话时间留给潇潇,请他来讲狼孩的故事,好吗?”“好!”所有孩子都应答着,包括潇潇。
  第二天,潇潇来得很早,他还带来了一个U盘和几张图片。他说这是妈妈帮助他制作的,可以给小朋友们看一些实景图片和采访视频。看到潇潇如此认真,我们非常欣慰。短短十分钟,潇潇给小朋友们看了一些狼孩的图片,以及记者采访的相关视频,还绘声绘色地讲了关于狼孩的故事。潇潇讲完故事后,孩子们都站起来热烈地鼓掌。这时,潇潇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
  从此以后,我们经常请潇潇在晨间谈话时间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说新闻。渐渐地,潇潇随意插话、不分场合随便讲话的习惯改掉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决定把晨间谈话时间交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谈话的主体,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主角。我们和孩子通过讨论定下规则,即哪个孩子如果想与大家分享故事或新闻或自己的经历就告诉老师,请老师具体安排时间。此后,孩子们读故事、看新闻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愿意主动和同伴、教师沟通,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尝试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不仅在晨间谈话时间,在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孩子们也表现得独立、自信、自主。
其他文献
几只乒乓球破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它剪成了乒乓球花,放在自然角里供观赏。一天,有个孩子给一个盆栽浇水时,一个乒乓球花掉到了一旁沾上水的垫板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乒乓球花飞快地旋转起来了!孩子们纷纷围了过来,这个有趣的“意外”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乒乓球花为什么会旋转的呀?见此,我马上又用几个乒乓球剪成乒乓球花,把它和垫板一起放到科学区角,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  孩子们很快发现让乒乓球花旋
我认为,幼儿园应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保障孩子和教师的权益。一是要明确安全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努力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园的各种设施应定期检修,责任落实到人,以防止事故发生。二是有事故发生时,应根据相关法律判定事故的责任归属,而不是一味让教师做挡箭牌,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教师有职业安全感。此外,要加强家园沟通,提高家长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安全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家庭
在一次学术会议的会前,笔者遇到两位当今我国最为资深的教育专家,他们向我提出了一个我也有疑虑的问题:“既然你们(指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此强调幼儿园游戏,为什么还要那么清晰地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  笔者猜度这两位专家是从逻辑推论的意义上提出这个问题的,也许在他们看来,既然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应该弱化领域意识。  笔者的疑虑是,既然幼儿园课程被人为地分为若干个领域,就有强调有目的、有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促进家园教育一体化,是我园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近一年来,我们利用新开辟的“园讯通”网络平台,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开辟了新的合作、互动渠道。可以说,“园讯通”在家园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以本人所带的小
最近读了帕克·帕尔默写的《教学勇气》。他说:“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教师要对新的相遇保持开放的心态。”这使我想起去年我对歌曲《秋天多么美》的三次教学经历。    第一次相遇    这次的教学对象是我园的大班幼儿,对这个班幼儿知识经验、思维和语言能力我比较了解。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考虑最大化地开放幼儿学习空间,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挑战性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动机。如引领他们不断地思考歌词是什么,有
教育部召开《学前教育法》立法座谈会  《学前教育法》是《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重要立法项目,开展《学前教育法》研究起草工作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学前教育法》立法座谈会,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立法的意见和建议。  在座谈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年多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宏观情况,主要包括四项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学前教
摘要  法律信仰的培养是初中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感受法律尊严,在情境体验中深化法律认知,在思维碰撞中感悟法律信仰,并在模拟运用中不断内化,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法律信仰。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信仰;情境体验  美国当代法学家伯尔曼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要建设法治国家,除了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实施外,公民内心对法律的极度信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目标,而其措施之一就是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作为农村幼儿教育的骨干,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为了了解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0年6月,我们组织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对其家乡所在地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了45个乡镇的
案例中的教师不止一次地引导孩子画得大些,目的是想让孩子因画得“好”而感受到成功,从而维持对绘画的兴趣。而事实上,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孩子再也不敢画了,怕自己画得不符合教师的“要求”,长此下去孩子就越来越没有自信心了,这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对绘画的兴趣。  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动作尚在发育中,他们还控制不好力度和方向,因此常常会出现“想画苹果,画着画着成了梨子”的现象。我觉得这可能是案例中孩子会把人物头像画得很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讲的是“规矩”;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教育讲的是“自由”。前者由“规矩”演绎出了“纪律”“遵守”“服从”等,其背后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后者由“自由”演绎出了“自主”“自选”“自我满足”,其背后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方面,中国人的教育在向西方学习,西方人的教育也在向中国学习,这叫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可称为“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教育同时也在排斥西方人的教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