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政策相关论文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港英政府治下香港是各方角力的舞台。港英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对各个政治派别的意识形态宣传管控都极为......
1929年前后,鲁迅先生将西方现代创作木刻版画以画册的形式介绍到中国,目的是让创作版画成为革命救亡的文艺武器。自那时候起,大众......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之初就主张利用文艺工作为抗战服务,努力建设抗日文艺统一战线。抗战时期党的文艺政策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
在百年来的文化工作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和建立起了从文艺政策入手领导和调控文艺工作、实现文化领导权的制度化管理方式和......
我们敬爱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陈云同志(1905-1995)生前对曲艺事业十分关心,他喜爱鼓曲艺术,不仅爱听,而且研究赏析,......
萧军(1907—1988)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少数几个经历过整风运动而没有被完全改造了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公开宣称......
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
文章以山东红色题材舞蹈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百年间红色题材舞蹈的创作之路,对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下影响深远的作品进行分析,......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历经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执政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而展开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现实需要,制定了以“一切为了抗战”为......
文艺政策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承载着政治实践的重要使命。加强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研究,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
1 这部《鲁迅手稿和藏书目录》 ,现在终于编成了。到目前为止 ,我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鲁迅手稿和藏书 ,都已编入这本目录之中。......
专业为谁而设 电视媒体的兴起,引发了文学艺术样式的革新。戏剧影视文学就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该专业主......
今年是建国65周年,全国组织了不少展览及主题性创作,向国庆献礼。主题性油画创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文革前后,无论从主题还是数量上......
194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时期,由于根据地的战争环境与农村环境,文艺工作各部门中......
摘要 作为高度国家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文革”文艺创作浓缩的结晶,样板戏占据着戏剧领域无可争议的标尺地位。在意识形态的规制......
摘要:新时期文艺政策与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于新时期文艺政策的研究与历史定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西德两个国家,由苏联和美英法国两个战胜集团分而控制。西德接受了欧美民主制度的改造,东德则构建了苏联模式的......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文艺是文化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在文艺领域持续推进.戏曲由于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成为新政权构建新的文艺政策的重心.政府......
建国后十七年间,沪剧发生了很大变化,诞生了一批与时代相呼应的经典剧目,而以沪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与国家政策间也经历了复杂的博弈关系......
建国初期,以《武训传》为代表,《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等一批影片遭受批判,而其中由以《武训传》为甚。伴随着《武训传》的重见天......
本文重点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人民文学”的生成和意义。50年代“人民文学”以工农兵为主体、以民族化......
本文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文化领导权的内涵及文化领导权与党的文艺政策的关系,认为一个阶级要巩固......
1941年10月到194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领导下,战时陪都重庆举办了四次“雾季公演”,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雾......
本文以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个时间段内的中国宣传画为主要的考察对象,通过对文献(包括文字和图像两种)的研究,来讨论文化权力实践......
文艺政策与文艺政策学刍议,Some tentative suggestions on the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and the discipline of liter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及其政府就文艺发展的某些重大问题所提出并加以实施的政治主张,是政策主体用以调节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杠杆.文艺......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异常复杂的历史过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从1949年10月新中国......
皖南事变后的1942年3月,原本脆弱的国共合作出现了危机,国共两党政治纷争变得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就在此时,歌颂国民党军队......
1942年5月(以下简称),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在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其核心就是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
党的文艺政策是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根本保证。新时期 2 0多年是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 2 0年 ,也是党的文艺政策不断发展、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上,为实现党在文艺工作的领导,新中国文学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制定了各种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视美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繁荣包括美术在内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双百”方针;他尊重艺术规律,先后两次批示......
【正】72年前,延安,面对当时文艺界存在的种种问题,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他高屋建瓴,直指问题核心和实质的重要讲话,对......
在现有的电影史研究成果中,1949~1951年间的私营电影往往被淹没于“十七年电影”的一贯叙述中,其创作语境与作品风格的历史特殊性......
在"五四"文化革命旗帜下,"五四"新文学取得巨大成就;在农村革命和文化革命深入中,无产阶级文学蓬勃发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环境和文艺政策的日益宽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居民文化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和大众传媒媒介的迅速发展,我......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艺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均与邓小平理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有关.邓小平理论不仅以其有关文艺问题的精辟论......
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邓小平对于文艺问题发表了相当充分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邓小平论文艺实际上主要......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确定了"两条路线斗争"......
何为文学的“中心”?一定时期文学的“中心”又藉何得以形成?文章通过细致的梳理,指出在新文学的第一、二个十年,北京、上海曾作为文学......
摘 要: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声语言,舞蹈在人类发展的各种生活中,行使着传达、叙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