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补肾、逐瘀祛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2-4期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运脾补肾、逐瘀祛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深入地讨论治疗此种疾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重要思路。
  方法:按照病例入选标准选择87例符合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治疗,采取控制血压、调控血糖、改善心衰、改善贫血、降低血脂等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基础性治疗的同时采用运脾补肾、逐瘀祛浊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基础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心电图、肝功、血脂等指标,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肾功: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均有所下降,治疗后肾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两组相比较,治疗8周后试验组在保护肾功能更为明显,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宁汤试验组在改善肾功能及症状方面上,疗效优于对照组。(2)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经过治疗8周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得到明显的控制,血浆白蛋白也得到提升。两组之间比较,治疗8周后在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经过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状临床总疗效: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67.4%,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明显优势。
  结论:运脾补肾、逐瘀祛浊法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苗医擂火神针治疗组对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其他症状积分的影响,观察苗医擂火神针对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苗医门诊中收集60例(符合本课题相关标准)25至70岁的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苗医擂火神针治疗组30例,中医雷火神针对照组30例。苗医擂火神针组30例采
目的:  运用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观察腹腔内脏脂肪的变化,比较不同层次穴位埋线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共纳入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脂肪层穴位埋线组和肌肉层穴位埋线组,每组30例。每周治疗1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内脏脂肪厚度、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及临床疗效。  结果:  1.两组
目的: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通过临床观察,验证补肺清肝化瘀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观察药物反应,验证其安全性。  方法:  1.病例选择: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口服补肺清肝化瘀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各40例,受试患者入组前均经过全面评估病情,符合试验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抗Hp铋剂四联疗法联合“胃康3号”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表现、Hp根除率及IL-8、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对其进行深入客观的临床评价,以期探讨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法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肝胃不和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研究依据。  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分为对照组、治疗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蟾灵膏控制气滞血瘀型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相应的指标及症状积分以客观评价蟾灵膏对气滞血瘀型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进行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46例,根据是否服用蟾灵膏,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阿片类药物+蟾灵膏治疗,以14天为1疗程。试验期间
学位
目的:观察陈颜主任医师改良方“六合加萸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变化,评价“六合加萸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专科门诊120例病人,均符合RE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肝胃郁热证诊断标准,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六合加萸汤进行加减”,对照组
目的:  观察经验方银杏降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贵州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国医堂一诊室、专家一门诊的病人中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将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予银杏降脂饮(30例)口服,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30例)口服,规定一个疗程为13个周,临床观察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朱广旗教授门诊治疗郁病的处方,解析朱广旗教授治疗郁病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从而总结其用药规律及临证据经验,探索其学术思想传承。  方法:通过跟随朱广旗教授出门诊,收集整理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朱广旗教授治疗郁病患者的门诊首诊处方共140例,并将所有整理过的处方药物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郁病的门诊资料数据库,使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
学位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制,为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135例COPD稳定期Ⅱ级,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患者,其中90例为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45例为COPD稳定期非营养不良患者。90例COPD稳定期
目的:  本课题通过研究定痛汤治疗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且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变化,从而探讨定痛汤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定痛汤治疗血瘀型性偏头痛患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符合血瘀型有无先兆性偏头痛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