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观察及血清TNF--α的影响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制,为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135例COPD稳定期Ⅱ级,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患者,其中90例为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45例为COPD稳定期非营养不良患者。90例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运用SPSS20.00统计软件分析,生成随机编码并进行随机样本分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另45例COPD稳定期非营养不良患者为非营养不良组。治疗组予参芪补肺汤+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非营养不良组予参芪补肺汤+常规西医治疗,以4周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慢阻肺患者自我测试评估(CAT)问卷、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营养指标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外周血中TNF-a的变化。
  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非营养不良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较非营养不良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非营养不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4%;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非营养不良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后,治疗组、非营养不良组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AT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CAT评分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非营养不良组比较CAT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治疗后,治疗组、非营养不良组FEV1、FEV1/FVC较治疗前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肺功能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治疗后,治疗组营养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非营养不良组营养学各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营养学各指标较对照组及非营养不良组升高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TNF-a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非营养不良组TNF-a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a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益气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营养状态,稳定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的发生可能与TNF-a水平上升相关,但经治疗后益气补肺活血化痰能改善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其他因素作用。
  3.益气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营养不良患者安全性良好,可应用与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单纯动气针法、单纯颈肌等长收缩训练法、动气针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训练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探寻临床治疗颈椎病颈痛简便有效的方法  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9例颈椎病颈痛的有效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单纯动气针组、单纯颈肌等长收缩训练组、动气针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训练组,每组23例。三组均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前、第五次治疗后、末次治疗
学位
目的:对比研究八髎穴与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选穴依据,为八髎穴与夹脊穴电针治疗本病提供方法依据。  方法:依据诊断及纳入标准,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受试者随机分为八髎穴组和夹脊穴组,每组各30例,每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运用JOA、V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观察两组受试者
目的:通过观察苗医擂火神针治疗组对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其他症状积分的影响,观察苗医擂火神针对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苗医门诊中收集60例(符合本课题相关标准)25至70岁的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苗医擂火神针治疗组30例,中医雷火神针对照组30例。苗医擂火神针组30例采
目的:  运用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观察腹腔内脏脂肪的变化,比较不同层次穴位埋线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共纳入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脂肪层穴位埋线组和肌肉层穴位埋线组,每组30例。每周治疗1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内脏脂肪厚度、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及临床疗效。  结果:  1.两组
目的: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通过临床观察,验证补肺清肝化瘀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观察药物反应,验证其安全性。  方法:  1.病例选择: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口服补肺清肝化瘀合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各40例,受试患者入组前均经过全面评估病情,符合试验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抗Hp铋剂四联疗法联合“胃康3号”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表现、Hp根除率及IL-8、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对其进行深入客观的临床评价,以期探讨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法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肝胃不和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研究依据。  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分为对照组、治疗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蟾灵膏控制气滞血瘀型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相应的指标及症状积分以客观评价蟾灵膏对气滞血瘀型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进行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46例,根据是否服用蟾灵膏,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阿片类药物+蟾灵膏治疗,以14天为1疗程。试验期间
学位
目的:观察陈颜主任医师改良方“六合加萸汤”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变化,评价“六合加萸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专科门诊120例病人,均符合RE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肝胃郁热证诊断标准,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六合加萸汤进行加减”,对照组
目的:  观察经验方银杏降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贵州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国医堂一诊室、专家一门诊的病人中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将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予银杏降脂饮(30例)口服,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30例)口服,规定一个疗程为13个周,临床观察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朱广旗教授门诊治疗郁病的处方,解析朱广旗教授治疗郁病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从而总结其用药规律及临证据经验,探索其学术思想传承。  方法:通过跟随朱广旗教授出门诊,收集整理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朱广旗教授治疗郁病患者的门诊首诊处方共140例,并将所有整理过的处方药物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郁病的门诊资料数据库,使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