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批判研究——基于对斯密和李嘉图的批判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资本论》文本,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批判。本文研究认为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科学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同时创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本文的研究共包括5章。
  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微观层面将短期内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在宏观层面将劳动和资本分别作为两个生产要素。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划分理论的研究背景下,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旨在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提供理论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提供现实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实践意义。本章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不仅总结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分为将马克思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与古典经济学家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贡献两类,还总结了国外不同学派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规范分析法、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资本论》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进行了批判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文章能够立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价值为核心对《资本论》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进行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只集中研究了《资本论》中蕴藏的理论,而忽视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涉及的区别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研究。
  第2章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概述。本章主要概述了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斯密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主要概述了斯密的理论来源于重农学派,斯密根据资本的不同使用方式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行了划分并且斯密确定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素。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主要概述了李嘉图的理论来源于斯密,李嘉图根据价值形式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行了划分并且在斯密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素。
  第3章《资本论》中对斯密和李嘉图相关理论的批判。本章主要分析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进行的批判。《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了斯密运用粗浅的经验主义方法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行划分,批判了斯密脱离了生产资本的划分基础,批判了斯密将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混淆,还批判了斯密关于两种资本和利润关系的错误。《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了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混乱,批判了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周转与价值增殖,还批判了李嘉图将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等同、将流动资本与可变资本等同。
  第4章《资本论》中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发展。本章主要分析了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完善和马克思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的创新。马克思完善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明确了以生产资本为划分对象,明确了以价值周转方式为依据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行划分,而且科学界定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素。马克思创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创新了对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的区分,创新了对价值周转和价值增殖的区分,还创新了对剩余价值来源的科学论证。
  第5章结论。总结了本文对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分析,以及马克思对斯密和李嘉图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时的混乱进行的批判,还总结了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完善与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的创新,并且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其他文献
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士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党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目标,非常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众所周知,康复是残疾人士重建生命的第一步,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康复服务的供给,是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庞大,康复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我国残障康复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本研究在梳理残
学位
互联网金融快速兴起,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规避客户信用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互联网征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现有的征信服务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巨大和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征信应运而生。  本文以广州为例,以跨部门合作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资料引用、访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从初始条件、行动及过程、结构和治理、权变及约束和公共价值5个方面对广州互联网征信监管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公安机关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社区警务作为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其信息化建设是公安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建设基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正在全面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为警务工作和公安信息化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通过应用大数据推进社区
学位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依附于人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趋同性生活模式,经过历史的积淀而成。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性资源,以传统的非正式的形式流传和保存下来的某一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传播、吸取和
学位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逐渐走进产业发展的快速道。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所占的份额逐渐增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民摆脱贫困的主要方法。但是乡村旅游地项目活动同质化、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便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通过游客满意度指标对乡村旅游地的优劣进行评判,拟采用典型案例来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影响乡村旅游地满意度的显著指标变量,得出影响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
学位
自201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经济发展开始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大规模投资生产要素的时代,如劳动力资本和大量资源资本,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过去粗放式的高速经济增长令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年来也暴露着种种问题,高度的老龄化问题同时造成人口社会保障资源匮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2015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
学位
在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中,特色小镇因其在促进产业转型及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优势凸出,故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国家公布的两批特色小镇名单中特色文化小镇占有很大比例,故具有重要地位,而“产城人文”作为特色文化小镇的核心要素,在新经济环境下,四者的融合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水平,所以研究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是重庆市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受重庆
股权质押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够在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需求的市场上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之所以能够在近年来受到有资金需求的大股东的青睐,是因为(1)相较于其他的融资方式,股权质押受到的监管和限制相对较小,股权质押直接发生在出质人和质权人之间,更加有效率;(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并不影响其在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地位,可以继续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同时一些被限制交易的股票也
学位
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凭借着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承担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分工地位。我国的经济总量现已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总额多次跃居世界第一。我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落后产能过剩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增值能力,才能在改善我国贸易收益的同时,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研究我国整体、
学位
人学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一生都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从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的实践出发,研究“现实的人”,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人的权利、人的意志、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给予了哲学化的指引。人学研究,不仅包括基本理论的研究,而且涉及现实问题和历史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研究进程始终紧随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