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考察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单盲研究,通过伦理审核后开始纳入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属阳气亏虚血瘀患者76例,纳入对象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部,均符合纳入标准,且不在排除标准内,运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加安慰剂穴位敷贴,试验组在上述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敷贴穴位为膻中、心俞(左右)及神阙穴,每贴大小约2×2×1cm,每次敷贴4小时,每天一次,疗程为7至14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信息,评测治疗前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指标,及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粪常规、不良反应等安全指标。
结果:
1.一般情况: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心衰原发病、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穴位敷贴疗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2.NYHA心功能分级: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5%vs.68.4%,P=0.0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NT-proBNP: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3012.55±2642.70vs.-690.03±1964.00,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4.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治疗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两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39.71±50.82vs.24.47±61.57,P=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治疗后两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9.47±11.51vs.-16.63±8.76,P=0.00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6.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7.76±5.73vs.-11.74±7.81,P=0.01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7.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回阳益心膏穴位贴敷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降低NT-proBNP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且安全。
考察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单盲研究,通过伦理审核后开始纳入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属阳气亏虚血瘀患者76例,纳入对象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部,均符合纳入标准,且不在排除标准内,运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加安慰剂穴位敷贴,试验组在上述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敷贴穴位为膻中、心俞(左右)及神阙穴,每贴大小约2×2×1cm,每次敷贴4小时,每天一次,疗程为7至14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信息,评测治疗前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等疗效指标,及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尿粪常规、不良反应等安全指标。
结果:
1.一般情况: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心衰原发病、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及NT-ProBN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穴位敷贴疗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2.NYHA心功能分级: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5%vs.68.4%,P=0.0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NT-proBNP: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3012.55±2642.70vs.-690.03±1964.00,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4.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T):治疗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两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39.71±50.82vs.24.47±61.57,P=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治疗后两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9.47±11.51vs.-16.63±8.76,P=0.00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6.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7.76±5.73vs.-11.74±7.81,P=0.01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7.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回阳益心膏穴位贴敷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降低NT-proBNP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