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脾柔肝方联合卡维地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扶脾柔肝方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肠道屏障指标,门静脉内径等变化情况,以探讨扶脾柔肝方联合卡维地洛降低门静脉压力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照组治疗方案按基础治疗加卡维地洛片执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脾柔肝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中医症状疗效、门静脉内径,肝功能、肠道屏障,体重、腹围等变化。
  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80.0%>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显示,治疗组(76.7%)比对照组(5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后脸色晦暗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恶心不适、下肢浮肿较治疗前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神疲乏力、食少纳呆以及腧色晦暗症状上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脸色晦暗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治疗组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
  4.肠道屏障指标比较:两组组内对比显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说明两组方案均能改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含量,差异柯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对比显示,治疗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门静脉内径比较:治疗f{仃两组确:门静脉l~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说明两组可以进行对比;治疗后两组组内对比显示门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问对比显示,治疗组门静脉内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在ALT、AST、TBIL、ALB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ALB较治疗前都一定程度的升i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问对比,治疗组ALT、AST、TBIL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ALB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组内以及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体重、腹围、24h尿量比较:治疗前两组在体重、腹围和24小时尿量指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24小时尿量较治疗前增多,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腹围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量多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两组腹水分度比较:两组在治疗前腹水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两组具有可比意义(P>O.05)。按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腹水分度值,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分级统计有效率显示,对照纰要比治疗组低,5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扶脾柔肝:疗组较卡维地洛组更能缓解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对改善门静脉内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及肠道粘膜继续受损,阻滞或减慢肝硬化病程发展有一定疗效。本研究在减少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生推荐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观察苗药止咳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袭肺证)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咽痛等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客观评价苗药止咳合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苗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苗医苗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4(LTE4)的水平,初步探索苗药止咳合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儿科门诊自愿参与临
目的:本课题从清热利湿法着手,通过观察其对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胆汁中胆汁酸含量、糖蛋白含量指标的影响,探讨清热利湿法对胆汁酸代谢异常引起的肝胆疾病治疗效果,为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科学的指导用药。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编号,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清热利湿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服药,对照组予抗感染(头孢二代)、保肝(
目的:①观察“加味化毒除湿汤联合太宁栓”对肛窦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②观察“加味化毒除湿汤联合太宁栓”对肠道sIgA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收集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确诊为肛窦炎(湿热下注型)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加味化毒除湿汤直肠滴入治疗;B组采用太宁栓肛门塞入治疗;C组采用加味化毒除湿汤直肠滴入联合太宁栓肛门塞入治疗,均
学位
目的:观察控涎坩治疗痰湿蕴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7年06月~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二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痰湿蕴肺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随访观察至2019年2月终止。对照组服用二陈汤,随证加减,由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统一煎煮,共取汁400ml,分2次饭后温服。试验组服用控涎丹合二陈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中医辨证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症候等方面的影响,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癌因性疲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苗医弩药针疗法干预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苗医弩药针疗法干预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试验,将66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po q12h起始量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苗医弩药针疗法,2天1次,共观察14天,治疗过程中若产生暴发痛,
学位
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苗药定痛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中SP、β-E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苗药定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同时阐述“苗药定痛汤”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就诊于我科门诊或入住病房的并符合气滞血瘀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苗药定痛汤”组,对照组为卡马西平组,各30例,14天为一
目的:评价刺血醒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到2018年5月问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及西医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收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两个观察时点NIH SS评分、Barthel指数、mRS评分、中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保肾排毒汤对脓毒症AKI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AngⅠ)、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的影响,探讨保肾排毒汤对脓毒症AKI患者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保肾排毒汤在临床上治疗脓毒症AKI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及具体指导,为保肾排毒汤特色方药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为中医特色方药的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COPD骨骼肌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COPD稳定期骨骼肌萎缩患者的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40例COPD稳定期GOLD3级患者,中医辨证为肺脾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电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1次/天,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中隔2天,共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