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具有重要意义。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曾在2010年率先响应国家发展公租房的政策号召,在公租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很多举措不仅在山东是首创,在全国也是领先。2015年,山东省住建厅在济南召开会议,号召全省学习济南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开来。住建部也先后在济南召开两次现场会,聚焦济南房管模式。因此,研究济南市公租房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对于山东省、全国公租房政策的完善都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济南市公租房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采用文献研究以及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是对“公廉并轨”后国家层面以及济南市的公租房政策进行梳理,梳理出国家及济南市公租房政策的发展脉络,从保障范围、补贴方式、租金水平、申请分配流程及使用管理等方面对济南市现行公租房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总结济南市公租房领域创新性举措。访谈法是以济南市某公租房小区为调研地点,通过对居委会工作人员、承租户以及房管处负责人进行访谈,收集一手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以社会权利理论为指导,结合访谈资料对济南市公租房政策执行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济南市公租房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的保障不足;文明生活权利的缺失;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社会权利基础上的尊严缺失等。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设计不合理,公租房房源短缺;二是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产出性价比低;三是权威性法律的缺失,缺乏过渡性保障;四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社会偏见影响和谐。
鉴于公租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从拓宽供给渠道、优化选址布局、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创新建设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房源问题上,要发展租赁市场,拓宽房屋供给渠道;在选址建设方面,要考虑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多方面因素。在退出机制上,要采取过渡性政策帮扶,提供缓冲期。在建设模式选择上,建议改变当前集中建设模式,实现分散性混合居住,促进群体融合。
本文主要探讨济南市公租房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采用文献研究以及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是对“公廉并轨”后国家层面以及济南市的公租房政策进行梳理,梳理出国家及济南市公租房政策的发展脉络,从保障范围、补贴方式、租金水平、申请分配流程及使用管理等方面对济南市现行公租房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总结济南市公租房领域创新性举措。访谈法是以济南市某公租房小区为调研地点,通过对居委会工作人员、承租户以及房管处负责人进行访谈,收集一手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以社会权利理论为指导,结合访谈资料对济南市公租房政策执行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济南市公租房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的保障不足;文明生活权利的缺失;公民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社会权利基础上的尊严缺失等。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设计不合理,公租房房源短缺;二是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产出性价比低;三是权威性法律的缺失,缺乏过渡性保障;四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社会偏见影响和谐。
鉴于公租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从拓宽供给渠道、优化选址布局、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创新建设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房源问题上,要发展租赁市场,拓宽房屋供给渠道;在选址建设方面,要考虑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多方面因素。在退出机制上,要采取过渡性政策帮扶,提供缓冲期。在建设模式选择上,建议改变当前集中建设模式,实现分散性混合居住,促进群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