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广大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教学改革中起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就建立不起来。
据最近上海市对部分中小学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8%的教师表示热爱并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绝大部分教师注意个人的师德培养,认为爱生、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但调查也发现,被调查的教师在师德方面也存在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教师不备课,上课吃老本,凭经验‘临场发挥’,学校检查备课笔记能推就推,实在不行临时写几张交差;有的教师经常不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常常是对一对答案了事;有的教师甚至把对学生的家访渐渐变成家长‘访校’。另一个问题是部分教师中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现象,高强度的罚抄、罚背成为一种对付后进学生较为普遍的手段,而对待成绩好的学生,有些教师又往往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得奖情况,忽视了他们的全面进步”。可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乃当务之急。
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是教师,他除了要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更需要人类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以及必须具备更多的与教学有关的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的修养和造诣。因此,初中教师应努力提高应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1.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宽阔的胸怀。学生成长中都有过无知和过错,特别是当代初中生,刚好处于一个断奶期与青春叛逆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心理容量,克服心理偏见,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严格地要求和真诚地爱护每一位学生。任何不稳定的情绪,都会作出非正常反应和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保持乐观的心理,以自己的阳光和激情培养出更加健康、朝气的学生。
2.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体力 脑力劳动。“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更加是体力劳动”(李阳疯狂英语)。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英语教师如果没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初一阶段,先是字母教学,接着是音标、发音规律、交际等等,无不需要教师频繁的手把手教会。
3.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的素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论语》)就是说,正人先正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这段话说明:教师只能用爱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尊重。英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人品格。作为教师,其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精神。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好下一代作为神圣的天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责任感极强,甘心情愿地让学生踩着自己的双肩,攀登知识高峰,自己却做平凡的铺路石;英语教师本身就应该热爱生活,是文明、道德的表率。
4.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博学多能的知识素质
(1)完善的知识结构
首先,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合格的英语水平,它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和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现代科学发展很快,各种传媒为学生提供的知识丰富多彩。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其次,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括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外语中的词和句的正确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两种不同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因此,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对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再次,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育法知识。教师要经常学习中外教育史,特别是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流派及其发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较强的教学能力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语速适中、有节奏感;板书清晰、工整、突出重点、美观大方。
第二,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梯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要有激情、要适时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力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且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力争构建知识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动感的课堂、魅力的课堂。
第三,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逼真的环境。充分调动五官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看、听、讲、想、做动静结合,多次的、多重渠道的强化目标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如收音机、幻灯机、投影仪、VCD、电脑、摄(放)象机、影碟机以及语音室的有关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第五,学法指导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包括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感等,授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六,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短剧,观看英文电视节目,组织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学科研能力
教书育人的过程,教师必须要走“实践——反思——实践”之路。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师更加应注重教学的研究。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开展与校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英语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素质是思想品质、知识、能力、智慧的综合与集中体现。素质的形成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只有具备了教师素质,并进行不断地修养,才能当好当代的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据最近上海市对部分中小学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8%的教师表示热爱并乐于从事教师职业,绝大部分教师注意个人的师德培养,认为爱生、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但调查也发现,被调查的教师在师德方面也存在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教师不备课,上课吃老本,凭经验‘临场发挥’,学校检查备课笔记能推就推,实在不行临时写几张交差;有的教师经常不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常常是对一对答案了事;有的教师甚至把对学生的家访渐渐变成家长‘访校’。另一个问题是部分教师中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现象,高强度的罚抄、罚背成为一种对付后进学生较为普遍的手段,而对待成绩好的学生,有些教师又往往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得奖情况,忽视了他们的全面进步”。可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乃当务之急。
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是教师,他除了要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更需要人类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以及必须具备更多的与教学有关的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的修养和造诣。因此,初中教师应努力提高应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1.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宽阔的胸怀。学生成长中都有过无知和过错,特别是当代初中生,刚好处于一个断奶期与青春叛逆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心理容量,克服心理偏见,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严格地要求和真诚地爱护每一位学生。任何不稳定的情绪,都会作出非正常反应和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保持乐观的心理,以自己的阳光和激情培养出更加健康、朝气的学生。
2.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体力 脑力劳动。“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更加是体力劳动”(李阳疯狂英语)。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需要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英语教师如果没有健康的体格,就难以胜任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初一阶段,先是字母教学,接着是音标、发音规律、交际等等,无不需要教师频繁的手把手教会。
3.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的素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论语》)就是说,正人先正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马克思曾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这段话说明:教师只能用爱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尊重。英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人品格。作为教师,其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精神。教师的责任感,在于把培养好下一代作为神圣的天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责任感极强,甘心情愿地让学生踩着自己的双肩,攀登知识高峰,自己却做平凡的铺路石;英语教师本身就应该热爱生活,是文明、道德的表率。
4.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博学多能的知识素质
(1)完善的知识结构
首先,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合格的英语水平,它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比较大的词汇量和合乎英美习惯的语言使用知识。现代科学发展很快,各种传媒为学生提供的知识丰富多彩。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其次,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括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外语中的词和句的正确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的了解。两种不同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因此,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对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再次,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育法知识。教师要经常学习中外教育史,特别是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流派及其发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较强的教学能力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语速适中、有节奏感;板书清晰、工整、突出重点、美观大方。
第二,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梯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要有激情、要适时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力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且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力争构建知识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动感的课堂、魅力的课堂。
第三,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逼真的环境。充分调动五官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看、听、讲、想、做动静结合,多次的、多重渠道的强化目标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如收音机、幻灯机、投影仪、VCD、电脑、摄(放)象机、影碟机以及语音室的有关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第五,学法指导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包括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感等,授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六,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短剧,观看英文电视节目,组织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教学科研能力
教书育人的过程,教师必须要走“实践——反思——实践”之路。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师更加应注重教学的研究。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开展与校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英语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素质是思想品质、知识、能力、智慧的综合与集中体现。素质的形成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只有具备了教师素质,并进行不断地修养,才能当好当代的一名初中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