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课稿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1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一、说教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复习提问(约5分钟)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
  0.36○0.3600.36○0.368 3.68○3.82424.3○2.432
  2.口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下面要用到)。]
  (1)0.1里有()个0.01?
  (2)0.01里有( )个0.001?
  (3)1里有( )个0.1?()个0.01?
   3.填空。2×()=20130÷()=13 2×()=2001300÷( )=13第一组题复习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和两个小数的数字虽然相同,但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位有了变化,小数大小也有了变化。第二组题复习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知识。第三、四组题复习整数部分中的扩大与缩小等知识。
  第二环节:
  传授新知(约15分钟)
  1.导入新课。(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通过讲、扶、放形式教学。)
  (1)边观察投影,边提问,边板书。根据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 ③4米=4000毫米
  a.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教”)以①式为标准,0.004米到0.04米,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来的数字4所在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板书)
  b.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扶”)①式到③式,师按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规律。
  c.继续观察:(体现“放”)①式到④式,独立回答上述问题。并练习概括。
  d.通过上述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可以试着说一说。后师板书。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e.对比规律,同桌相互说一说。
  (2)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出声想。问题是以③为标准,同②①及原式比较投影出思考题。(同前面的“教”。)并完成61页下面的规律填写,并指名口述,齐读。
  (3)指导看书。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由部分理解到整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
  (4)小结。(体现教知识、规律,学法指导)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四个算式,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方向有两种:一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以①式为标准向下观察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另一种是同学们自己学会的,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比较,从中悟出其规律。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约18分钟)
  1.将规律变成填空题,巩固理解规律。
  2.加深认识,运用规律。练习十第12题。
  3.用手势表示“扩大”、或“缩小”。5.26→0.526→52.6→0.0526→526。
  4.看谁最快。
  6.83()100倍→6839.41( )10倍→0.941
  42.5扩大()倍→4250 7.48缩小()倍→0.748
  52.3()倍→5.23376()( )倍→0.376
  全课总结:(对重点再次冲击,形成技巧。)(约2分钟)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其他文献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借助游戏的功能为手段,结合体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性的活动。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材中,体育游戏的内容比重很大,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而且是使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社会,加强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发展智能的一种教育手段。  小学生普遍具有爱玩的特点。在玩时,小学生的情绪积极愉快,有利于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
SABIC收购GE塑料业务部后,这个庞大石化帝国的疆场得以大大扩展。但其扩张步伐决不会就此停止,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天津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中
“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心理特点,通过课外作业的设计、批改与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晓平,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谈了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如何有效的组织,并重点谈了一个好的组织应该具备的五个要素:一要有理想。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雄心勃勃,就
【内容摘要】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学生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平时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提出科学问题、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和关注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在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之间尽管有着密切联系,但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既有助于讲清数学概念,又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法中运用比较法。  一、新旧联系,比中出新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预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导与定向功能,直接决定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预设”和“生成”是相伴而生的,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二者是对立,实则不然,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会产生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更富有活力。    一、把握预设精彩的时机  1、在新旧知识连接处预设  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基础。为此,教师要在新旧
高中物理“难学”,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不难学!不难学,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  教学必须为“四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主要应培养什么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各个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