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复杂,识别率、诊断率及治疗率低下,其疾病负担日益增加。影像学研究表明参与双相障碍病理机制的脑区与嗅觉处理过程所涉及的脑区高度重叠,推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嗅觉功能异常。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诸多精神障碍均存在嗅觉功能缺陷,然而关于双相障碍嗅觉功能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并比较不同亚型、不同发作类型患者之间嗅觉功能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
收集双相障碍患者117例作为总病例组。按照入组时的发作类型分组,将其分为抑郁发作组36例、躁狂发作组44例、缓解期组37例;根据疾病亚型分组,则分为双相?型组86例,双相?型组31例。并收集健康对照组47例。用嗅棒(Sniffin Sticks)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嗅觉功能嗅觉灵敏度(Olfactory sensitivity,OS)以及嗅觉识别(Olfactory identification,OI),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 ,YMRS)评估其情绪症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severityscale,CGI-S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其社会功能。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人口学资料以及嗅觉功能的差异,运用Pearson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来分析各组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1.总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在OS(P=0.004)以及OI(P=0.005)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2.双相?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OS(P<0.001)以及OI(P=0.001)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双相?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OS、OI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双相?型组与双相?型组之间OS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8),OI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3.OS在躁狂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在抑郁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S在躁狂发作组与缓解期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OS在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OI在各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双相?型障碍患者的OI与YMRS评分呈正相关性(r=0.235,P=0.030);双相?型障碍患者的OS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性(r=-0.428,P=0.016));其余各组当中OS、OI得分与YMRS、HAMD、CGI-SI以及GAF评分之间未得出相关性。
【结论】
1.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嗅觉功能缺陷。
2.双相障碍?型与?型不同亚型之间的嗅觉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3.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及抑郁发作期患者均存在嗅觉灵敏度下降,双相障碍缓解期嗅觉功能无明显缺陷。
4.双相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相关。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复杂,识别率、诊断率及治疗率低下,其疾病负担日益增加。影像学研究表明参与双相障碍病理机制的脑区与嗅觉处理过程所涉及的脑区高度重叠,推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嗅觉功能异常。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诸多精神障碍均存在嗅觉功能缺陷,然而关于双相障碍嗅觉功能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并比较不同亚型、不同发作类型患者之间嗅觉功能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
收集双相障碍患者117例作为总病例组。按照入组时的发作类型分组,将其分为抑郁发作组36例、躁狂发作组44例、缓解期组37例;根据疾病亚型分组,则分为双相?型组86例,双相?型组31例。并收集健康对照组47例。用嗅棒(Sniffin Sticks)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嗅觉功能嗅觉灵敏度(Olfactory sensitivity,OS)以及嗅觉识别(Olfactory identification,OI),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 ,YMRS)评估其情绪症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severityscale,CGI-S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其社会功能。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人口学资料以及嗅觉功能的差异,运用Pearson以及Spearman相关系数来分析各组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1.总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在OS(P=0.004)以及OI(P=0.005)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2.双相?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OS(P<0.001)以及OI(P=0.001)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双相?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OS、OI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双相?型组与双相?型组之间OS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8),OI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3.OS在躁狂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在抑郁发作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S在躁狂发作组与缓解期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OS在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OI在各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4.双相?型障碍患者的OI与YMRS评分呈正相关性(r=0.235,P=0.030);双相?型障碍患者的OS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性(r=-0.428,P=0.016));其余各组当中OS、OI得分与YMRS、HAMD、CGI-SI以及GAF评分之间未得出相关性。
【结论】
1.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嗅觉功能缺陷。
2.双相障碍?型与?型不同亚型之间的嗅觉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3.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及抑郁发作期患者均存在嗅觉灵敏度下降,双相障碍缓解期嗅觉功能无明显缺陷。
4.双相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与情绪症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