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观察薛氏4号方治疗湿热侵络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对中医证候相关症状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增加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符合Ⅰ级或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及湿热侵络型辨证分型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晨起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薛氏4号方,日1剂,每日2次,早饭后及晚饭后服用.经4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并做统计学分析.该研究选取的60例患者中,共脱落3例,余57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42.98岁.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总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通过对试验相关数据的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血压水平方面: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舒张压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证明: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能改善血压及中医证候相关症状;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中在舒张压方面的降压作用更具优势;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肢体困重、口渴少饮等伴随症状的效果较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更佳;该试验所用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可.
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符合Ⅰ级或Ⅱ级原发性高血压及湿热侵络型辨证分型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晨起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薛氏4号方,日1剂,每日2次,早饭后及晚饭后服用.经4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并做统计学分析.该研究选取的60例患者中,共脱落3例,余57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42.98岁.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总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通过对试验相关数据的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血压水平方面: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舒张压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证明: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能改善血压及中医证候相关症状;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中在舒张压方面的降压作用更具优势;薛氏4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湿热侵络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肢体困重、口渴少饮等伴随症状的效果较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更佳;该试验所用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