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胆碱能通路受损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质胆碱能通路(cortical cholinergic pathways, CCP)受损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关系,进一步发现PSCI的预测因素。
  【方法】
  我们前瞻性招募了103例发病在7天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在T2加权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上测量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olinergic Pathways HyperintensitiesScale,CHIPS)评分,评估累及CCP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还测量了其他MRI参数,包括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和体积、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的数量、颞叶内侧萎缩(medial temporal lobe atrophy, MTLA)程度和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s)程度。在卒中后3个月,使用60分钟综合神经心理全套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 mRS)评估患者卒中后神经功能的预后状态,同时还使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反映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情况,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分别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睡眠情况。
  【结果】
  1.在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有48(46.6%)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PSCI-ND)有43(41.7%)名,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 PSD)有12(11.7%)名。其中,最常见损害的认知域为精神运动速度(27.2%)、听觉记忆(25.2%)以及视空间结构(24.3%)。
  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相比,PSCI组患者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更可能患有卒中病史和房颤病史、CHIPS评分更高、WMLs程度和MTLA程度更严重,HAMD评分更高。
  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CHIPS评分和HAMD评分是PSCI的危险因素。趋势性检验分析显示CCP损害程度越重,越容易出现PSCI。
  4.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状态与不良mRS评分显著相关,PSD患者出现不良功能结局风险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
  【结论】
  在轻-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累及CCP病变严重程度可能预测卒中后3个月新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且患者的认知状态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认知功能障碍越重患者的功能预后结局可能越差。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探究养血解毒汤治疗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疗效及其对IL-36的影响,为养血解毒汤在临床中治疗银屑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培养6-8周龄C57雌性小鼠,在小鼠背部已脱毛区域分别均匀涂抹5%咪喹莫特(艾达乐)与白凡士林,建立小鼠银屑病样模型,并用改良的PASI评分对小鼠银屑病样模型的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在成功建模的基础上,增加实验组(在建模基础上每日下午4点在其背部已脱毛区域均匀
学位
【目的】  研究感染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 HSF)能否通过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的迁移及miR-
学位
葫芦素I在银屑病中研究甚少,本实验用葫芦素I对咪喹莫特银屑病小鼠模型进行疗效观察及探究葫芦素I对小鼠模型体内相关因子的作用,旨在为寻找治疗银屑病的新型药物提供新视角。  【方法】  1.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葫芦素I组和低剂量葫芦素I组,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皮损改变并拍照记录,同时采用PASI评分标准对小鼠皮损评分;  2.通过将各组小鼠皮损HE染色,在显微镜下
学位
【目的】  采用3种不同唤醒度水平的汉语情绪词汇作为实验刺激范式,对癫痫患者的行为绩效及事件相关脑电进行分析,研究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情绪唤醒度认知加工大脑的时空模式变化机制。探讨唤醒度对癫痫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早期筛查、早期评估及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癫痫门诊收治的全面性复杂性发作癫痫患者2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收集时间是2017年10月~201
学位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技术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健康者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差异,探讨血浆代谢物与PD的联系,为寻找诊断PD的潜在标志物提供参考。  [方法]  本实验纳入帕金森病病例组58例,健康对照组76例,收
学位
【目的】  多项研究表明S100A8/A9和S100A12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密切相关,而后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S100A8/A9和S100A12的基因多态位点(rs3795391、rs3806232、rs3014866、rs2916191、rs1560833)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易感性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  1.报道1例进行性骨发育异常(POH)。  2.总结国内外报道POH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1.皮肤病理检查:右上肢活检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做HE、茜素红钙染色。  2.GNAS基因检测: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GNAS基因检测。  3.文献检索:建库以来至2019年8月,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上有关POH的全部文献。  【结果】  1.
【目的】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复杂,识别率、诊断率及治疗率低下,其疾病负担日益增加。影像学研究表明参与双相障碍病理机制的脑区与嗅觉处理过程所涉及的脑区高度重叠,推测双相障碍患者可能存在嗅觉功能异常。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诸多精神障碍均存在嗅觉功能缺陷,然而关于双相障碍嗅觉功能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研
学位
【目的】  1.研究5-HTR2A基因rs6311、rs6313多态性位点是否与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存在关联。  2.研究5-HTR2A基因rs6311、rs6313多态位点是否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存在关联。  【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980例粤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63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应用TIANamp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