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S天线阵接收机干扰抑制与测量偏差补偿技术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航空以及生命安全等核心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导航对抗的不断升级以及高精度应用领域对抗干扰需求的不断增长,一方面需要提高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减小抗干扰处理引入的测量偏差、提高精度。基于天线阵的干扰抑制技术已成为目前卫星导航接收机最有效的抗干扰手段。论文以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天线阵的应用为背景,针对GNSS天线阵接收机中的干扰抑制和测量偏差补偿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包括:
  (1)传统功率倒置算法以干扰抑制为目标,阵列合成方向图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时会造成部分来向的信号衰减,导致卫星信号的可用率不高。论文分析发现,参考阵元的选取会影响天线阵在卫星信号方向的阵列增益、进而影响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参考阵元的功率倒置算法,与传统方法不同,该方法以捕获相关峰值最大为准则实时调整参考阵元,通过优化参考阵元选取提高天线阵在卫星信号方向的阵列增益。该方法相对传统方法增加了N倍捕获单元(N为阵元数目),但可提高卫星信号在干扰条件下的可用率。四元天线阵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卫星信号在单干扰下的可用率由79%提高到98%、两干扰下的可用率由74%提高到92%(以信噪比损耗3dB为门限)。
  (2)第二章对功率倒置算法进行了改进,但仍未充分利用阵列处理的优势一一在卫星方向形成波束来提高信号的载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零陷滤波与波束形成相结合的阵列抗干扰算法。在零陷滤波阶段,分别以各个阵元为参考阵元,形成N路抗干扰输出;在波束形成阶段,利用跟踪结果估计N路抗干扰输出的相对相位关系,最后通过阵列加权实现信号同相叠加合成一路输出。分析了卫星信号跟踪偏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目前跟踪环的精度,跟踪偏差引起的阵列增益损耗基本可以忽略。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在干扰条件下进行波束形成增强信号的能力,对于四元天线阵,可将接收机的跟踪能力可提高近6dB。
  (3)针对传统阵列处理方法无法在捕获阶段增强信号、接收机在干扰条件下捕获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抑制与信号捕获联合处理的阵列抗干扰方法。与传统的串行处理的方式不同,该方法以卫星信号检测的广义似然比最大为准则,将抗干扰和信号捕获两个环节进行一体化联合处理。以增加运算复杂度为代价,可在无卫星信号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完成波束形成提高载噪比,从而提高接收机的捕获灵敏度。针对四元天线阵的仿真实例表明:相对传统方法,接收机在干扰条件下的捕获灵敏度与跟踪灵敏度均可提高5~6dB。
  (4)针对阵列抗干扰处理会引入伪码相位和载波相位测量偏差,不能满足高精度应用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偏约束下的空时抗干扰算法。在将空时抗干扰滤波器在卫星信号方向的响应等效为时域滤波器的基础上,通过对阵列抗干扰权值进行约束,使得等效滤波器满足线性相位特性,从而消除抗干扰处理引入的测量偏差。为准确评估算法的性能,设计了一种测量偏差评估方法,可消除接收机热噪声引起的测量值抖动。评估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会引入载波相位测量偏差,且对所有卫星信号引入一个由空时滤波器抽头数决定的固定码相位测量偏差,可作为零值补偿掉,不影响定位结果。
  论文研究内容是阵列抗干扰理论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扩展和深化,主要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款卫星导航天线阵抗干扰接收机,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其他文献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通过赋予一些用户选择权,放开售电侧,形成了“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结构。售电公司作为体现市场分工、集结用户资源、分摊市场风险的市场主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考虑到售电公司是新兴的市场主体,其理论知识和市场经验对匮乏,论文旨在对售电公司的核心业务——购售电业务的决策过程进行研究。  售电公司购售电决策中的三个核心问题是购电数量、购电组合和售电价格。在竞争性的零售市场中,售电公
学位
电力行业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电力行业始终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在大量历史数据的环境下,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及预测,掌握其内在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电厂发电量的计划安排、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电网的建设计划等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一个准确的预测结果也就成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规划、安全调度以及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是研究利用大量历史数据进
学位
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产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织物质量是关键,织物疵点的检测更是重中之重。目前,绝大多数生产线还在用人工进行疵点检测,人工检测的速度慢、效率低,很容易受检测人员的主观影响而漏检和错检。随着机器视觉的发展,纺织行业也开始运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疵点检测实现自动化,从而达到快速和高效的目的。  如今,国内外学者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和研究成果,但是较为成熟的
学位
目前结构复杂、系统维度大的大规模网络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大规模网络可控性的研究不仅需要判别网络系统是否完全可控,由网络规模大所带来的完成控制过程时间久、效率低等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大规模网络的 K 步可控性研究,通过探讨网络系统达到完全可控状态时的控制步数,对网络系统的可控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对于大规模网络的性能分析与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传统的可控性理论为背景,引入能控
组合积分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流程工业中,但关于此类系统的控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组合积分系统的控制仍采用传统控制算法,将其近似处理为低阶纯滞后过程并实施控制。但传统控制策略需要精确数学模型且存在控制精度低、稳定性较差、无法实现控制量约束等问题;此外,随着能源环境和经济效益要求的提升,对工业控制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因此打破传统控制策略,寻求控制质量更好的组合积分系统先进控制算法十分必要。  广义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和癌症类型的早期脑肿瘤,它起源于胶质细胞。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案在脑肿瘤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诊断中是灵活的,但是它没有获得期望的精度。准确有效的脑图像分割对脑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不断致力于提高脑肿瘤分割的准确性,从而临床医生可以完美地进行诊断。  本文利用具有残差块的级联各向异性膨胀卷积神经网络(CNN),将脑肿瘤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瘤或水肿、增强型肿瘤和非增强型肿瘤或核
学位
高压直流输电已经成为了我国跨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直流混合输电的格局已在多个大区电网中形成,其工作机理、运行方式、故障电气特征与传统交流电力系统有很大差异,在故障工况下因交直流系统的相互作用会派生出新的电磁特征。近年来我国电网的运行实践已经表明,这些新的电磁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交流系统继电保护的判别,并已成为引发交流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电磁暂态过程,特别
红外成像目标识别在空间目标监视、导弹制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远距离小尺寸目标在红外图像中表现为点目标,难以获取目标的纹理结构和形状信息,点目标的识别一直以来都是红外目标识别中的难点问题,此时,提取和分析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序列,提供了获取目标姿态和形状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点目标的识别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辐射强度序列的姿态和形状反演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广泛应用于小行星、空间人工目标特性分析
学位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GEO SAR)具有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超高的运行轨道、弯曲的运行轨迹,以及多样的运行方式等特点。相比于低轨(Low earth orbit, LEO)SAR,这些特点使其在地球测绘、自然灾害监测、动目标指示、干涉、差分干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然而,由于经典的SAR信号处理理论在GEO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 NoC)作为复杂片上系统(System-on-chip, SoC)的一种新兴的互连与通信架构,当其向更大规模和更复杂化方向发展时,平面多跳有线链路所带来的延时与能耗问题,严重限制了SoC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有线/无线混合互连的混合型无线NoC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思想。系统模型是研究混合型无线NoC性能的基础;同时,拓扑结构是混合型无线NoC设计的关键内容